南京艺术学院2022年(上)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求与日程安排
一、本次论文答辩采用线上答辩形式,请考生下载《考生手册》(附件1)并按照要求准备、操作。
二、论文选题要求:考生应根据所报考的专业方向自行选题(可参考附件2)。
三、时间安排:
(1)考生于2月24—3月1日在南艺自考管理系统填写开题报告(篇幅一般不超过500字,在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管理系统,实践与论文报考板块中的开题报告中填写)。
(2)3月2—15日,指导老师撰写开题报告意见,请考生于3月16日之后查询。考生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题目与论文提纲,并进行论文正稿的撰写。论文不得少于三千字,格式请在南艺自考管理系统中下载。
(3)开题报告没有通过的考生可以根据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并在3月25日之前重新上传开题报告,指导老师将于3月26—4月8日进行第二次审核,审核结果于4月9日之后查询。(开题报告只有一次修改机会,如果修改后的开题报告还是没有通过审核,请考生参加下一轮的开题报告申请。)
(4)本次缴费为网上缴费,论文开题通过审核(未通过审核,自愿参加论文答辩亦可)的考生,须于4月14日(上午9:00-16:00)登陆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缴费通道,选择“校外人员登录通道”进行信息填写、缴费。本次缴费不提供任何已填报信息修改,缴费前请认真核对报考信息,逾期不予补交,考生网上确认缴费后不予退费。 (论文评审、答辩费220元)。
(5)参加答辩的考生于5月4日前将PDF格式论文提交至自考系统,自考办于5月5日在南艺自考管理系统公布本次参加论文答辩的考生名单、答辩要求。
(6)5月7-8日进行网络答辩,答辩软件为腾讯会议,请各位考生提前下载软件并保证答辩过程中网络通畅。
友情提醒:
(1)论文答辩的开题报告,不需邮寄纸质文本,请于指定时间在南艺自考管理系统上填写开题报告和上传论文正稿。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通过网络公布。
(2)不按时上传论文者,一律不安排论文指导、答辩,论文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
(3)参加论文答辩不需要考生邮寄本科资格审核材料及成绩单,请考生在预计毕业前半年及时办理本科资格及免考审核。
(4)考生须核对所有成绩,了解毕业及学位申请要求,申请毕业之时所有学位课程均符合学位申请要求的考生方可在毕业后申请学位。
附件1:
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线上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要求
(考生手册)
一、答辩准备
1、考生自行布置独立、安静的答辩现场。
2、考生准备配有摄像头、麦克风的台式或笔记本电脑1台,并保证设备网络正常。(建议考生准备可联网的IOS或安卓系统手机1部作为备用机。)
3、考生须调试网络、摄像头、麦克风。
4、考生准备安装“腾讯会议移动版”,并以任意方式登录。
5、考生须熟悉腾讯会议的操作,包括共享屏幕等功能的使用。
6、考生准备论文电子档备用。(如果无法在线查阅论文,考生可通过腾讯会议将论文共享给答辩老师。
7、一旦出现无法在线查阅论文,考生可通过腾讯会议将论文共享给答辩老师。
8、考生在答辩前两天加入到考点公布的答辩候场群并配合群内工作人员做身份验证,进群后请所有考生修改群昵称为“准考证号+姓名”。
9、答辩会议在候场QQ群内公布,考生进入会议室测试麦克风与摄像头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10、考生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或者公安部门出具的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证件不符者不允许参加答辩。
二、答辩流程
1、答辩当天,考生须提前半小时在候场群等候。
2、论文答辩会议室由答辩老师与1名考生开展答辩工作,考生按照公布的序号逐个进出。未按时进入答辩会议室的,及时向候场群内工作人员报备,待半天答辩考生结束后,再按答辩序号依次进行答辩。
3、进入答辩会议室后,考生须配合监考员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时,请考生将自己的证件与正脸保持在同一屏幕,确保正脸与证件信息清晰,如下图所示。
4、答辩开始时,先由考生进行简短介绍,(如有PPT展示,请考生通过“共享屏幕”进行简介),时间不超过5分钟。
5、答辩教师根据考生论文情况进行提问,考生即时回答有关问题。问答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6、答辩老师宣布该考生答辩结束,考生退出腾讯会议室。
三、答辩纪律
1、答辩过程中他人进入考试区域等违规行为将作为处理违规或作弊的证据。
2、答辩过程中,如果出现网络信号中断,考生须及时向候场群工作人员报备,修复之后,在工作人员允许的情况下,重新排队答辩。
3、如不遵守答辩纪律,不服从答辩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记入自考诚信电子档案。
附件2:
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A 视觉传达专业
1、艺术流派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新古典主义、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De Stijl)、印象派、抽象主义、维也纳分离派、超现实主义、新表现主义、拼贴艺术、波普艺术、媚俗艺术、稚拙艺术、民间艺术、新乡土艺术、当代艺术、女性主义、装饰艺术…… )
2、设计思潮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新艺术运动、优良设计(good design)、包豪斯、消费主义、国际主义、东方美学、新和风、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全球化、人性化设计…… )
3、设计风格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青年风格(Jugendstil)、极简主义风格、红点设计奖、后工业风格、混搭风格、怀旧风格、轻奢风格、北欧设计风格、荷兰设计风格、卡通风格、复古风格、朋克风格、重金属风格、小众设计…… )
4、设计方法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传统版式设计、网格设计、自由版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设计、非线性编辑、沉浸式设计、交互设计、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智能化设计…… )
5、工艺(手工艺)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专色印刷工艺、凸版工艺、漏印(丝网)工艺、蒙太奇(剪贴)、错版工艺、转印工艺、摄影及暗房技术、CG插画、手绘海报、套色版画工艺…… )
6、设计材料在视觉传达设计个案中的应用。
(如:天然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人造材料、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环保材料、防水材料、光敏材料、热感应材料、现成品、废旧材料、高新材料…… )
7、载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个案中的应用。
(如: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纸媒、人体、自然空间、建筑体、交通工具、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新媒体、电子广告牌、手机、互联网…… )
8、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经典(个人参与)个案研究。
(如:品牌系列包装设计、企业CI设计、品牌战略设计、品牌DM型录设计、书籍设计、主题公益海报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品牌展示设计、路演设计、美陈设计、影视广告、字体设计、空间导视设计、楼体mapping…… )
9、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著名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的专项研究。
(如:大卫·卡森、史蒂芬·施明德、霍尔格·马蒂斯、冈特·兰堡、尼古拉斯·卓斯勒、金特·凯泽、奥托·艾舍、乌韦·勒施、克劳斯·海瑟、史蒂芬·邦廸、原研哉、田中一光、福田繁雄、杉浦康平、靳埭强、吕敬人、朱瀛春…… )
10、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实践的专项研究。
(如:① 某品牌形象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比较研究;
② 国内外著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③ 对设计活动的专项研究,如世界最美的书、米兰设计周、华沙海报双年展、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日本平面设计展……
④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动态海报设计研究;
⑤ 相同设计领域设计大师的比较研究;
⑥ 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理念;
⑦ 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三年展的历史研究;
⑧ 现代图表设计中的数据可视化研究……
P.S 1、本科学士学位论文标题中原则上不应出现“研究”字样。
2、论文标题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
如“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三年展的历史研究“可以命题为:《浅析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三年展的发展历程”;
如“与动态海报设计研究“可以命题为:《让海报动起来——Canva 软件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或《视觉革命——After Effects 软件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3、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践,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须与个人的毕业设计或设计实践形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如论文以研究“荷兰设计风格”为主题,论文的前半部分应介绍荷兰设计风格的概况、荷兰设计风格的文化背景和成因,通过经典案例具体阐释荷兰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通过学习和研究,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如何具体体现荷兰设计风格,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对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综述。
如论文以研究“沉浸式视觉传达设计”为主题,论文的前半部分应介绍沉浸式视觉传达的定义和发展现状、沉浸式视觉传达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通过经典案例具体阐释沉浸式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特点。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通过学习和研究,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如何具体体现沉浸式视觉传达,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对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综述。
B 环境设计专业
1、艺术流派对现代环境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抽象主义、拼贴艺术、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折衷主义、高技派、自然主义、未来主义、装饰艺术…… )
2、设计思潮对现代环境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优良设计、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消费主义、国际主义、新东方美学、新和风、绿色设计、德州骑警、可持续设计、全球化、人性化设计、红点设计奖、机械美学、芝加哥学派、AA建筑联盟、后疫情空间设计…… )
3、设计风格对现代环境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维多利亚风格、殖民风格、青年风格(Jugendstil)、极简主义、后工业风格、怀旧风格、轻奢风格、孟菲斯风格、北欧设计风格、荷兰设计风格、重金属风格、新乡土风格、北美田园风格、新中式、日式、东南亚风格、英伦风格、地中海风格、好莱坞风格、复古风格、混搭风格、白色空间、简欧风格…… )
4、设计方法对现代环境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经典空间设计、模数、自由分割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参数化设计、沉浸式设计、无障碍设计、系统设计、空间信息设计、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生态设计、整体设计、智能化设计…… )
5、工艺(手工艺)对现代环境设计个案的影响。
(如: 木工艺、漆工艺、喷涂工艺、镶嵌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陶瓷工艺、皮革工艺、倒模工艺、提花工艺、印染工艺、编织工艺、传统园艺、现代园艺、钢结构、张拉膜、3D雕刻、3D打印、机械臂、墙绘工艺、…… )
6、设计材料在现代环境设计个案中的应用。
(如:天然石材、木材、工业竹材、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人造材料、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装饰材料、环保涂料、防水材料、发光材料、隔音材料、保温材料、光敏材料、热感应材料、现成品、废旧材料、工业型材、高新材料…… )
7、载体在现代环境设计个案中的应用。
(如:建筑物、商业公共空间、住宅小区、城市绿地、私邸、景墙、交通工具、电子广告牌、滨水景区、历史遗迹、工业遗址、集装箱、地标…… )
8、对现代环境设计的经典(个人参与)个案研究。
(如:星级酒店设计、民宿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文化街区设计、商业复合体空间设计、主题公园设计、生态景区设计、现代产业园设计、学校空间设计、医疗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交通枢纽设计、城市设计、新农村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无障碍空间设计、屋顶花园设计、集装箱建筑设计、现代舞台设计、光环境设计、家居设计…… )
9、对现代环境设计领域著名设计师(公司)及其代表作品的专项研究。
(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诺曼·福斯特、安藤忠雄、马克斯·比尔、阿尔瓦罗·西扎、理查德·迈耶、丹下健三、贝聿铭、阿尔多·罗西、伦佐·皮亚诺、雷姆·库哈斯、雅克·赫尔佐格、皮埃尔·德·梅隆、理查德·罗杰斯、让·努维尔、彼得·卒姆托、妹岛和世、王澍、伊东丰雄、易道设计公司、土人设计公司、美国KPF、梁志天、刘滨谊…… )
10、对现代环境设计教育与实践的专项研究。
(如:① 某建筑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比较研究;
② 国内外著名高校环境设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③ 对设计活动的专项研究,如世界博览会、年度普利茨克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
④ 设计软件(Grasshopper、酷家乐)对现代空间(仿生形态空间、现代家装)设计的影响;
⑤ 相同设计领域设计大师的比较研究;
⑥ 互联网时代环境设计教学的新理念;
⑦ 近十年普利茨克奖的历史发展研究;
⑧ 新图案设计对现代空间设计的影响……
P.S 1、本科学士学位论文标题中原则上不应出现“研究”字样;
2、论文标题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
如“相同设计领域设计大师的比较研究“可以命题为:《从丹下健三到矶崎新——浅谈普利茨克奖的“日本现象”》,系统研究现代日本建筑设计及获得普利茨克奖的日本建筑师,重点对丹下健三、安藤忠雄、 槙文彦、妹岛和世、伊东丰雄、西泽立卫、阪茂、矶崎新等日本建筑的研究。可以选择做个案研究,也可以做对比研究,还可以做系统化的现象研究。
3、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践,文中涉及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须与个人的毕业设计或设计实践形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如论文以研究“后工业设计风格”为主题,论文的前半部分应介绍后工业设计风格的概况、后工业设计风格的历史背景和后工业文化的成因,通过经典案例具体阐释后工业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结合相关研究,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如何具体体现后工业设计风格,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对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综述。
如论文以研究“理查德·迈耶”为主题,论文的前半部分应介绍理查德·迈耶的生平与成就,理查德·迈耶的设计思想与代表作,通过对其经典案例的分析,归纳出理查德·迈耶的主要设计特点。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通过学习和研究,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如何受到理查德·迈耶的影响,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对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综述。
如论文以研究“集装箱建筑”为主题,论文的前半部分应介绍集装箱建筑的定义、集装箱建筑的与后工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通过经典案例具体阐释集装箱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结合相关研究,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如何运用集装箱元素体现后工业文化或环保理念,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对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综述。
|